关于网友提问“西非马里军人政变能说一下吗?”
答:利比亚战争后大量武器流散,且一两千参与利内战的图阿雷格武装回到马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马北部的力量对比,战场陷入一定的被动引起后方兵变,但由于马里政变该政变应属仓促所为,几乎未做深入的政治准备。所以从内到外遭到一致反对。马里由军到民虽厌恶与北部地区的长期骚乱和与图阿雷格人的战争,但似更支持国内稳定。
关于网友提问:“3月17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区相继发生两起爆炸袭击事件。一起发生在叙利亚空军情报局分局,另一起发生在大马士革安全局刑事分局。大马士革附近的亚尔穆克难民营也发生一起爆炸袭击事件。袭击事件导致多处建筑、近百辆汽车被炸毁,至少27人死亡、97人受伤。是不是渗透进去的特工搞的?"
答:思路很到位。13,14号,彼得雷乌斯刚刚造访土耳其。系列爆炸虽然采用了典型的基地手法,但其组织缜密水平似乎高于基地(不排除有西方身影),能在叙方开闸后第一时间就溜进来,说明准备了很久,不排除叙方有内奸。
关于网友互动:“现在网上,包括几位大佬之间对北4代吵得是不可开交,那叫一个热闹。前段时间我也在网易评论上跟别人吵,不过吵来吵去觉得没问题,那些人就象给洗脑了一样,没点技术含量。现在北4出来还要多久?重4未成军,重5也已经在研,估计美国佬很快要追我们了。。。如果我们把全部飞机包括大运大飞的发动机都解决那就牛X了。。。那个大校现在升少将的是谁?眉毛长得真有特点,三角形的,呵呵~”
答:未发现什么观点冲突啊?应该是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吧,泄的也差不多了,呵呵。
关于网友互动:“朝鲜抓我国渔船的事以前早就有了,在我国和朝鲜水域分界线两边海产品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我国的渔船渔具有点绝户网,造成海洋资源相比朝鲜那边少,所以经常有渔民过界捕捞,也常有被抓,这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被披露出来,应该没有深层次的原因吧,借机炒作的可能比较大”
答:上次更新已说的很明白了。属渔业纠纷范畴,回复里也说了“你会看到他的妥善解决”。
外面过度解读的帖子不少(有些是很夸张的,有的严格来讲不是分析,而是“写作”),但那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朝的渔业纠纷,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但这个节骨眼不想多讲。
关于网友互动“首先感谢汉风等各位老师创办了这个帖子,学到了不少东西,受益匪浅。请问汉风老师一个问题:现在战略导弹上火车实施的可能性还大吗?”
答:陆基战略导弹的生存主要是两种途径,一.固定发射井主要靠抗超压加固(加固本身的成本和代价也比较大);二是采取机动(公路或铁路),其中铁路机动这个方式为中、俄特有,仍相当有效。
其实还有第三种方式,就是某方独有的长城工程,集指挥、隐蔽、抗打击和战略反击于一身。这些数百米级甚至是千米级的战略工事理论上具有三次核反击能力,几乎是不可摧毁的。这也是某方在核武器数量和投送载具上没有象美俄那样疯狂发展的原因之一。三大国的核战略以后我找个机会谈一下。
关于网友互动“煤炭主要靠铁路和海运,海运相对便宜,汽车运输根本不现实,所以蒙古必须搞铁路。据美国彭博社4月21日报道,蒙古国计划将其目前铁路网扩增4倍,新修5700公里铁路,修建完成后可以更好地把煤、铜、稀土等矿藏运送至日本、韩国等国家,这将有助于蒙古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促进其经济发展。蒙古希望依靠煤炭作为诱饵,打通国内和国际的联通,不要被中国死死捆绑住,成为国际煤城。不搞定这个,蒙古等同于中国自治区,撒东西都要通过中国,地形在那里放着。”
答:谈不上诱饵,我们是“主动帮忙”,所以蒙古多变平衡讨巧的伎俩可基本无视。在中俄两个传统陆地大国的夹缝中决定了美蒙在战略上走不远。我们不仅深入到蒙的基础命脉和经济开发,也经常走访其身后的几个俄属的几个蒙古成员国。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扮演的是闷头做事的隐性角色。
俄的问题是的远东特别是中亚腹地的控制力呈减弱趋势,部分区域分离迹象时有抬头。对民族地区俄联邦政府在经济上也难以给以有力的扶持。对蒙古更是有心无力。中亚区域的特点是,安全合作切入点与经济合作两条腿走路,SCO理念与实践是最好的诠释。
评论